土地徵收與商品化:經濟社會學家Polanyi的預言


經濟社會學家波蘭尼(Karl Polanyi)最著名的「鑲嵌理論」(Embeddedness),讓經濟學不再只是全然理性化的範疇,相反的,有許多非理性化的因素包含在內。對波蘭尼而言,社會是由雙重運動(Double Movement)所驅使,其一是市場經濟不斷擴張,另一則是導因於市場擴張,致使社會形成的自我保護運動。
在重商主義時代,土地及勞力因為受到封建主義所限制,與商業屬不同制度,重商主義者亦認為「勞力與土地是不能被買賣的」,土地也是「禁止被買賣」;而當時重商主義者在商業中所重視的,是經由跨國商業與三角貿易等方式來發展國家資源。
然而,到了十八世紀末,民主制度的出現改變了一切。經濟制度從市場節制變成「自律性市場」,根據波蘭尼所述,所謂「自律性」意謂「所有的產品都是在市場上售賣的,而且所有的所得都是從這些售賣中得到的。」因此,市場經濟的出現需要具備生產要素。至十九世紀,歐洲社會的經濟活動被抽離並分解為一個獨特的經濟動機,使社會(勞力與自然資源)屈服,也就是工業生產所需要的要素;當社會發明了精巧的機器及工廠後,工業生產變得複雜,因此必須保證充分供應工業生產要素,即勞力、土地及貨幣,以「購買」方式取得,作為「商品」,然而它們本質上皆不是商品,照理來說是不能被買賣的,因為根據波蘭尼所言,商品的定義是「為銷售而生產」,但土地是屬於自然的一部份,非人為所產出的;勞力就是人的一部份,只是一種活動形式的代稱;而貨幣也不過一種「象徵」。
因此,把勞力、土地及貨幣看作商品是「虛構」的概念,然而,這些「虛構」商品卻被依「買及賣」的形式組織起來,因為在自律性市場中,任何會妨礙市場運作機制的行為或方式是不被允許的,「所有產品都是在市場上販售」,因此,勞力、土地及貨幣這些虛構的商品開始被買賣,「人類社會已經變成經濟體制的附從品」,在競爭市場中被「效用極大化」,成為在市場中交易的「商品」。
然而,波蘭尼說道:「進步是必須以社會變動的代價來換取」,當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,社會也會興起保護自己的力量。波蘭尼提到,若沒有保護措施,這個世界很可能因為無節制及過份盲目的進步而滅亡,在自律性市場中,其忽略了土地與人類等不能被視為「商品」的因素被交付給市場,屬於人類及自然環境等「超經濟問題」在自律性市場中完全被忽略;因此,社會在面對變遷、破壞,當一切進展太快速、太超過時,社會便自動產生「保護措施」,即「干涉主義」的出現。如面對勞力的剝削,政府立法限制工時;又如土地被強制徵收、買賣,因此出現土地法及農業關稅管制,即為保護自然環境被過度破壞,又或是現代的「綠色運動」、反徵收運動、綠色和平組織倡導的,都是大自然、社會對經濟市場的反抗,只為提防社會在嚐盡代價、被破壞殆盡後先行阻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