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徵收與商品化:桃園航空城的悲傷故事(上)



「桃園航空城計畫」是2009年公布之隸屬於「桃園國際機場」周圍腹地的一綜合產業園區建設規劃案,總開發面積達6800多公頃,範圍含括大園鄉、蘆竹鄉及中壢市,包含機場園區核心區及周邊特定區,結合自由經濟貿易區的規劃,將成立「九大園區」及「五大重點發展區域」,希望能結合運輸(機場捷運及高鐵、國道等交通系統)及地利(鄰近台北)之便提高桃園國際機場的競爭力、加速國際化、增加機場使用效率等,也希望藉此提升附近生活區圈之品質,整合產業發展,創造更多就業機會。

此計畫也是馬英九總統任內所推動之「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」的一部分。此一計畫由桃園市政府與民航局推動,後開放招標。在「擬定桃園航空城特定區計畫」於2014年通過後,政府便計畫將於2015年開始進行「區段徵收」工作,預計2023年完成。

「桃園航空城計畫」分為由交通部開發的「桃園機場園區」(又稱作蛋黃區)及交由桃園市政府開發的「附近地區特定區」(蛋白區)兩個部份,據估計所涵蓋徵收面積達3400多公頃,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土地徵收案,並採取「區段徵收」的方式,也就是政府對於特定區域內土地全部徵收,再重新規劃整理後,將部分土地做為開發、公用設施之途,其餘則可作為建築、原土地所有權人領回抵價地、讓售、公開標售等……(內政部地政司「區段徵收」網站介紹)。

其中,最收爭議的徵收區塊是包近2500公頃的農業區,其中「特定農業區」面積佔了近1500公頃,據「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」所述,「特定農業區」是指優良農地或曾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,經農業主管機關認為必須加以特別保護而劃定者,佔此計畫總面積達31.69%。最為反對徵收的區域多是長期居住於此些農業區域的居民,包括蘆竹鄉宏竹(蛋黃區),大園鄉三塊厝、菓林、埔心,中壢水尾、青埔(蛋白區)等地,由於此些區域的居民世居、深根於此,多在土地上是從事農業、自給自足,也是祖厝的所在,甚至有些居民在桃園機場初建立時便被迫遷離家園,今日航空城計畫若又徵收,便飽嚐二次迫遷之苦。

因此,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、航空城反徵收自救會、桃園在地聯盟、台灣農村陣線等團體在2013年,政府大動作欲於2015年即將徵收航空城周圍土地時,發起抗爭「反徵收」,自救會北上召開記者會,痛批政府粗暴徵收土地、審查環評;同年11月,家住菓林的呂姓老農因為自己的土地「聽說」要被徵收因而服藥自殺,受到各界關注;之後,各團體又前往桃園市政府前抗議。陸陸續續,不只是在地自救會,更多領域的團體也加入抗議列,農村聯盟、環保團體北上之內政部營建署抗議,除了反對粗糙的審查程序,更痛批政府不顧生態環境、忽略桃園在地的埤塘生態、候鳥居住地等。

2014年由桃園市政府舉辦的地景藝術節,「月兔」地景備受矚目,而舉辦地軍用機場附近,也是屬於航空城計畫的徵收範圍,因此,同年,反迫遷聯盟與各界志工、在地居民在農地上舉辦「自己的」地景藝術節,藉由巨大的「迷失小熊」、水牛等藝術品,希望喚起各界對於政府強制徵收土地的關切,然而,相較於因為巨大月兔而吸引的眾多觀光人潮,巨大小熊好似真的迷失在荒蕪的農地上,落寞地坐著……。



由於在地居民不斷地抗議、陳情,各界也不斷有反彈徵收的聲浪,於是,在2017年8月,對於這些反抗,內政部公布了「擬定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案」,徵收土地面積「減少」,交通部所規劃的部份(蛋黃區)減少機場南邊往高鐵方向的土地徵收約92公頃,桃園市政府執行徵收的部分(蛋白區),約少35公頃,兩者共少掉127公頃,估計之後仍需徵收約3027公頃。

然而,才宣布少掉127公頃徵收,卻又在今年(2018)2月航空城聽證會時,討論要納入將此些區域再次納入,引發民眾不滿。直到3月,通過內政部都市計畫再審定,突破的是爭議多時的大園海口社區將納入徵收,但蘆竹鄉宏竹、三塊厝等約127公頃不再是徵收範圍,因此敲定航空城計畫的「蛋黃區」、「蛋白區」一期計畫總共2598公頃,桃園市政府表示2年內將會完成區段徵收。

而去年8月內政部的提案,引發反迫遷團體的不滿,…在「擬定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案」初審時,航空城自救會再次前往內政部抗議政府依舊「浮濫徵收」,各界團體包括環境法律人協會、台灣人權促進會也參與抗爭。今年3月,當地居民依舊前往北上內政部陳情,許多位於爭議區段的民眾都希望政府能降低對在地居民的傷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