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《何者》看人性:淺談現實社會的競爭與腹黑性格


(本章照片攝自大阪地鐵)

由作家朝井遼撰寫的《何者》,於2012年榮獲日本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的「直木賞」,而此書的出版也獲得許多面臨求職關卡的年輕人的共鳴,並於2016年翻拍成電影。

我分別在高中畢業(18歲)以及大學二年級(20歲)時閱讀《何者》,這兩次的經驗都讓我有非常深刻且不一樣的感受,但越來越接近面臨找工作的年紀,每每腦海中總會浮現書中的句子、場景。《何者》深刻描寫現代年輕人求職的困境與內心掙扎,朝井遼正中我心的敘述實在是描述地太血淋淋了,更是讓我思索競爭環境下,所會產生的人的性格。

現代社會:競爭

在書中,很明顯的感受到主角在大學即將畢業、找尋工作時,透過共組小團體的方式一起討論履歷、面試,或是職位內容的求職問題。然而,表面上看似一同努力的大家,實質上卻是人人內心的波濤洶湧。書中主角二宮拓仁除了一個像大家公開的推特(Twitter)帳號外,其實還有一個私密的帳號(俗稱小帳)。在這個小帳裡,拓人描寫他對於生活的觀察,由其是對求職團體中的每個人的行為做出批評,不管是有沒有成功錄取,拓人都會有自己的一翻見解。

在我看來,拓人確確實實地是個「腹黑」的人,表面看似善良冷靜,其是內心充滿許多邪惡的想法。然而,深深探究自己的內心,是不是我們心中多少都有腹黑的成分?現代社會的競爭自小就展開,以台灣的情況來說,或許字小嬰兒的性別就會開始比較,傳統社會認為生兒子才對家族好、才能傳宗接代;之後,到小孩出生後,比較長的好不好、壯不壯、可不可愛;上幼稚園、小學後,許多父母送孩子去上才藝班、補習班,只為了不要「輸在起跑點」;國、高中後更不用說,「成績至上」,以考上高中、好大學為最終目標,就是為了要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;求職的過程更是,為了尋求好事業,領取優渥薪水,現代人背負著養家活口的壓力,正是為了要比他人更好。

這樣的社會,我們能不腹黑嗎?總是想要踩著別人往上爬,看到他人比自己低一等就沾沾自喜——看看多少人喜歡在別人落難時落井下石。正如拓人一樣,他在好友錄取上公司後,隨即去查詢該公司的評價,當他看到有關於該公司的負面言論時,便以此安慰自己其實這也沒多好嘛;而看到湍體中的人驕傲地談自己的成就,更是毫不留情地在小帳中批評。

有時,回頭想想當年考大學時,某些同學考到比所謂「名校」時,是不是也曾在心中安慰自己其實這也沒多好啊、甚至去查該校或是該科系的批評?不管是日本或是台灣,在高壓競爭環境下,我們是不是都成為「腹黑」的人了呢?

註:「腹黑」一詞源於日本動漫,描述外表溫柔,但內心邪惡、表裡不一的人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