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「愛」之名的殘忍: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告訴我們的故事


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,
他們是『生命』的子女,是生命自身的渴望。
他們經你而生,但非出自於你,
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,卻不屬於你。
你可以給他們愛,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,
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……」——紀伯倫〈孩子〉


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這首詩,透過淺顯的文字告訴父母: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,這是個令人震驚的字句,卻又如此真實。在現代社會中,教養孩子不再只是家庭的工作,而有很大一部分被託付給「學校教育」。老師在某一方面可以說是成為孩子們的另一種形式的父母,背負著教育他們長大的使命,然而,就在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擺盪之間,產生許許多多問題與爭執,這些衝突不只是大人的事情,更是對孩子造成極大影響。

我們,總在不經意間以「愛」之名傷害到了無辜的孩子。

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,我們都該學習放手,所有人都是。

正如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: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》其中的一篇故事〈怪獸都聚在一起了〉,作者以家長、孩子,與老師的視角描寫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長期處於父母和導師(或者應該說學校教育)的衝突,到青春期階段產生了許多被外界視為「脫序」的行為,更衍生出母親對學校的不諒解。整個故事讀下來,令人悲痛。

在我分享的兩個故事中,雖然故事中的小孩是來自不同的年齡層,但其所牽涉的問題,也都來自於家庭與學校教育間的爭執。

第一個故事「處在強大學校機器與怪獸母親間的縫隙:青春期少年的難處」,主角D的母親除了對導師的管理班級方式不諒解,更讓此事鬧到學校上級處室,甚至全班學生都知道此事,而深受母親思想影響的D也因為無心的說了老師S的壞話,加上母親的行為,讓全被逐漸對他漸行漸遠。在這個案例中,我看到的是D人生中非常需要人際關係的時光被磨逝了,來自於母親的意識、導師的堅持。D的母親親自到學校控訴導師的作為,大鬧各個處室,找了班級幹部去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……,都出自於對孩子的好;而導師S的班級經營做法是出自對學生的「關心」,台灣社會上對於教育的定義就是要孩子成績好,而班級秩序好,才能共創好的學習環境。

而第二個故事「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:母親的咆哮與老師的堅持」中,小學一年級的小芳只能任由芳媽「擺布」,她在為了孩子好而與學校、導師對抗時,牽涉到的是她的尊嚴與面子。據芳媽所言,他們的家族事業非常龐大,而為了在外地工作的丈夫,她必須一肩扛起教養女兒的責任,因此她總是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一切,以讓眾人看得起她。芳媽背負著家庭、丈夫的壓力,力抗一切會對她的聲譽造成威脅的勢力,並以出自於對女兒的愛之名,不停展現權威。只有小學一年級小芳在這個不健全的保護傘下成長,但或許因為芳媽的強勢,能讓她的未來非常順遂,而我也由衷希望如此。另一方面,我的母親面對這樣她所述「歇斯底里」的家長,儘管在25年的教育生涯中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,這次的事件卻讓她身心俱疲,原先還想繼續教書教到60歲,竟也因此萌生退意。

這三個故事裡,可以清楚看到家庭與學校間的衝突,這之間是個黑白不明的灰色區域,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。從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,引起父母與學校教育間的紛爭,一直到對導師的班級經營方式提出異議,再到強勢抵抗學校,很大的起因來自於社會的「意識形態」。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,這種八股的字句儘管早已被眾人唾棄,其實卻根深蒂固地種在人們的心中,以此衍生出的意識,讓老師、家長對學生、孩子抱持著極大的希望:父母自小用心栽培孩子,品德、成績,什麼都要管;而老師也極力地希望學生成績要好,同時班級的經營也是重要的一環。在雙方的深受社會的意識影響之下,衝突自然而然地產生了,父母覺得沒有人能夠比我們來了解孩子,老師認為我的專業才是對孩子最好的。根基於社會的意識形態,「以愛之名」,雙方各執己見之下,許許多多的問題就此展開,然而,這些戰爭從來沒有獲勝的一方,而且,最終被犧牲的永遠是孩子。

有時候,以愛之名,其實很慘忍。

「……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,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,
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,
那裡你去不了,哪怕是在夢中。
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,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。
因為生命不會倒退,也不會駐足於昨日。……」——紀伯倫〈孩子〉

不管是誰,父母、老師,與社會上的很多人都不斷地在為孩子而努力,他們做的事情總是為了孩子的好。但是,我們總要謹記一點: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。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全然由我們界定,放手,給予他們自由,讓孩子自己去體會人生吧。